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
襁褓亦写作“襁緥”、“襁保”、“繦緥”、“襁葆”,葆,通“ 褓 ”。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。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,阔八寸左右。襁指婴儿的带子,褓指小儿的被子,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古代称谓
1、婴儿:人初生。
2、襁褓:泛指一岁以下。
3、孩提:两至三岁。
4、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
5、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,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
6、总角:幼年泛称。
7、垂髻之年:指儿童。(古代小孩头发下垂,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。)
8、黄口:十岁以下。
9、幼学:十岁。(《礼记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。)
10、金钗之年:女孩十二岁。
11、豆蔻年华:女子十三四岁。
12、舞勺之年:十三岁至十五岁。
13、舞象之年:十五岁至二十岁。
14、志学:十五岁。(《论语》: "?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……”)
15、及笄:女子十五岁。(《礼记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)
16、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:女子十六岁。(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二八纪年,谓十六岁,多用于女子。)
17、弱冠:男子二十岁。(《礼记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冠。”)
18、桃李年华:女子二十岁。
19、花信年华:女子二十四岁。女子出嫁称梅之年,摽梅之年。
20、而立:三十岁。
21、不惑:四十岁。
22、天命:五十岁。(《论语》: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“)
23、知非之年:五十岁。(《淮南子原道训》:“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,不断反省自己,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,后世因而用“知非”代称五十岁。)
24、耳顺、花甲之年:六十岁。(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,可组成六十对干支,因而称作“六十干支”或“六十花甲子”,所以六十岁又称作“花甲之年”。)
25、古稀:七十岁。(杜甫《曲江二首》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)
26、杖朝之年:八十岁。
27、鲐背之年:八十至九十岁合称。
28、耄耋:八十、九十岁。(《礼记曲礼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人们根据这解释,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、九十岁。)
29、期颐:百岁之人。(《礼记曲礼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,所以称百岁为“期颐之年。”元人陈浩解释说:“人寿以百年为期,故曰期;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,故曰颐。”)
1、襁褓在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襁褓亦写作“襁緥”、“襁保”、“繦緥”、“襁葆”,葆,通“ 褓 ”。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。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,阔八寸左右。
2、襁指婴儿的带子,褓指小儿的被子。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襁褓在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代指婴儿期,是一岁之前还不会走路的宝宝。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。出自《列子天瑞》:“人生有不见日月,不免襁褓者,吾既已行年九十矣。”
古代小孩称谓:
垂髫():三四岁至七岁(女)、八岁(男)的儿童(髫,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)。豆蔻:喻指十三、四岁的姑娘。束发:指青少年。弱冠:男子20岁。桃李年华:女子20岁。
像现在刚出现的新生儿需要用抱被包好,其实也是襁褓形式的一种。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非常有安全感,一旦出生后,手脚可以被抱被包裹,就如同在妈妈子宫中一样,可以减少宝宝哭闹的情况。
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,阔八寸左右。过去人们使用的是襁褓,所以人们经常也用襁褓这个词来形容我们小的时候。
“襁褓”这个词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听到,却不知道襁褓的拼音读什么。由于不知道它们怎么读音,一直读错。虽然很多人隐隐约约知道它的含义,实际上并不知道襁褓是什么意思。另外,有些人也想要知道襁褓是指多少岁的人,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襁褓的拼音读的是“ ”,分别是第三音。它主要的意思是用来包裹婴儿的被子、带子、被子,也就是婴儿的包被。一般是指一岁以下的婴儿,所以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用襁褓来称作没有满周岁的孩子。
婴儿出生之后都是需要包裹着襁褓睡觉,因为新生儿没有什么安全感,身体各个方面都没有发育,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声音、震动等影响,一旦声响过大就容易被吓到。而用襁褓包裹着,能够让新生儿感受到自己身体周围被包裹着,由此感受到安全感,也能因此而睡得更加安稳。
在婴儿出生之后六个月里都是需要裹襁褓,等六个月过后婴儿的活动量增大了,婴儿的活动空间也需要增大,再加上他们的胆量也开始大了,需要更多灵活的空间,因此是可以减少甚至慢慢不用襁褓。
束发,15
金钗,12
总角,8-14
襁褓,1岁以下
垂髫,3-8
耋耄,80-90
孩提,2-3
赤子,1周岁以下
知命,50
古代年龄称谓
不满周岁----襁褓;
2~3岁-----孩提;
女孩7岁-----髫年;
男孩8岁-----龆年;
幼年泛称----总角;
10岁以下----黄口;
13~15岁----舞勺之年;
15~20岁----舞象之年;
12岁(女)---金钗之年;
13岁(女)---豆蔻年华,
15岁(女)---及笄之年;
16岁(女)---破瓜年华、碧玉年华;
20岁(女)---桃李年华;
24岁(女)---花信年华;
至出嫁-----梅之年;
至30岁(女)--半老徐娘;
20岁(男)---弱冠;
30岁(男)---而立之年;
40岁(男)---不惑之年、强壮之年;
50岁------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;
60岁------花甲、平头甲子、耳顺之年、杖乡之年;
70岁------古稀、杖国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;
80岁------杖朝之年;
80~90岁----耄耋之年;
90岁------鲐背之年;
100岁------期颐。
1、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 。亦写作“襁緥”、“襁保”、“襁葆”、“繦緥”。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;指婴幼儿(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);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。出自《列子天瑞》:“人生有不见日月,不免襁褓者,吾既已行年九十矣。”
2、现多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。
例句:母亲历尽辛苦,把他从襁褓中抚育成人。
襁褓——?不满周岁。
黄口——本指雏鸟,后比喻幼儿,10岁以下。?
总角、孩提——幼年泛称。
垂髫()、始龀()——童年泛称。?
幼学——10岁。
束发——15岁左右?
弱冠——20岁?
而立之年——30岁?
不惑之年——40岁?
知命之年、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——50岁?
花甲、平头甲子、耳顺之年、杖乡之年——60岁
古稀、杖国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——70岁?
杖朝之年——80岁?
耄耋(?)之年——八九十岁的年纪
鲐背之年——90岁?
期颐()之年——100岁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